方永飞:部门之间存在无比厚重的“部门墙”,要如何打破“部门墙”
有一家通信技术公司,新推出的产品销售情况十分糟糕,老板要求营销部门分析原因。营销部门拿出一份报告,结论是:新产品缺乏竞争优势,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信心。产品研发部得知这一消息后义愤填膺,也写了一份报告给老板:“我们夜以继日地艰苦攻关,终于把新产品开发出来,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预定要求——有些指标还超越国际标准。这么好的产品卖不动,明摆着是营销部门无能,怎么能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呢?”老板看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,陷入困惑之中。
有一家电子企业想成立一个产品规划部门。在公司管理层讨论会上,研发部主管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反对意见:“过去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了那么多成功的产品,那时候没有规划部,我们公司不是发展得挺好吗?现在想成立产品规划部,是想让他们来‘闭门造车’?如果真的成立规划部,那到时候他们给我们什么策划方案,我们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,产品成功与否不关我们的事。”
有一家服装制造公司,一直存在交货不及时的问题。于是,公司决定按照交货及时率对生产部门和发货部门进行考核。根据部门的职责分工,对生产部门主要考核的是产品入库成品的数量,对发货部门主要考核的是领到成品后到交给运输单位的周期。这项考核制度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,生产部门和发货部门各自的指标都完成得不错,但出于成品存储、信息沟通、运输单位的耽搁等方面的原因,产品不能及时交货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,而且还引发了生产部门与发货部门的矛盾。
以上几种情形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。从这些情形中,我们不难看出,传统雇佣制企业业务部门之间存在着以下几个普遍性的问题。
一是出了问题相互推卸责任,大家都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态度。为了推卸责任,能一路争到高管或老板的办公室。
二是在与其他部门产生冲突时,大家都认为是对方的错。
三是部门交叉地带的工作经常无人管。
四是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,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。
五是部门之间缺乏理解和认同,制定决策、执行决策时往往只考虑自己,不考虑对方。
……
在传统雇佣制企业中,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。究其原因,就在于该类企业的层级管理结构造成部门意识根深蒂固,部门之间存在着无比厚重的“部门墙”。
本文节选自方永飞新书《共建商业小生态》
推荐 相关问题: ·云管理时代,企业如何打造移动学习? ·【共创会EMBA】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——共创会禅修 ·光华赋能的产品经理必修课:深度解读用户需求分析与竞品PK的课程培训 ·游学报道 | "互联网+"标杆企业游学––走进华为 ·方永飞:有粉丝不代表就有价值,还需要进行激发 ·BLM咨询:什么是BLM心法? ·光华线上训练营《复工后的团队凝聚力构建》带你应对疫情下的压力和挑战! ·想做一名A+管理者,如何提高核心能力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