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-learning的整体特征分析
来源:作者 郑世良 2011-03-15 10:14:47 您是第4315位阅读者
谁也不能否认,互联网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的工作、生活、娱乐和学习,互联网正以它无限的容量、广阔的覆盖面、交互和定制化特色,迅速改变着传统。不知不觉中,我们已经步入一个E-化的世界——E-mail、E-cash、E-marking、E-business、E-management、E-library ……
还有我们关注的E-Learning!
所谓E-Learning,简单地说,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,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,学生通过PC上网,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。当然,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、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。在网络学习环境中,汇集了大量数据、档案资料、程序、教学软件、兴趣讨论组、新闻组等学习资源,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。而且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。一方面,这些资源可以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,没有任何限制;另一方面,所有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,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,供大家共享。
据统计,在美国,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00%以上的速度增长。1999年,已经有超过7000万的美国人通过E-Learning方式获得知识和工作技能、销售技巧培训,超过60%的企业通过E-Learning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。E-Learning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,E-Learning的推行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新革命。
媒体技术的功利主义是E-Learning的外显特征
谁也不能否认,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,其中就包括对教育的泽被。教育的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,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息息相关,并因此为标志。
在人类历史上,一共发生了五次教育革命。约公元前350万年前左右,口语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革命,虽然口语传播的技术含量低,信息量少,传播范围小,但是它交互性强,使用方便,具有人性化。约公元前3500年文字技术的出现引发了第二次教育革命,文字交流是传播媒体首先作用于视觉,但它传播的信息量和传播的范围还是有限的。约7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大量的复制并传播到较远的范围,为班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。20世纪初,第四次教育技术革命发生了,电视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,它同时以声音、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给学习者,并突破传播距离的“瓶颈”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,不仅不仅教育信息全球传播,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。我们谓之为第五次教育革命。
从PC 计算机到网络的发展,尤其是国际互联网(信息高速公路)的出现是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写下了迄今为止最为辉煌的一页,它不仅使计算机的功能发生了惊人的巨大变化,更主要的是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(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共同构成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)联为一体,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。所谓联网,绝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,而是人类智慧的连网!以往我们常说,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,是人脑的延伸,,而国际互联网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,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,这才真正称得上是人脑的延伸,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,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、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! 微软公司总裁 比尔·盖茨童年的梦想是: “ 在每张书桌上、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 ”。现在,他又在策划着另一个时代: “ 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、学习任何科目、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 ”。这个理想随着E-Learning的广泛开展,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。
人格化的人本主义是E-Learning的内在特性
正如一个人换了一件衣服,决不等于换了个人一样,虽然在表面上E-Learning表现为技术理性的功利主义,但在本质上体现人格化的人本主义才是E-Learning的真正特性。
人本主义是五、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学派,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。在人本主义看来,自我实现是促使人生长和发展的最大驱动力,甚至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,而E-Learning关注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。,因此,自我实现应该成为E-Learning的确定目标。
E-Learning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。在互联网上,没有统一的教材,没有统一的进度。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,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,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。
E-Learning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过程。文本、图形、图象、音频、视频等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,使学习内容有形有声有色,具有教强的直观性,能够引导学生直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。